“Up To Date臨床顧問”產品介紹
一、前言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通常情況下是為醫務人員在恰當的時間提供可信賴的臨床診療信息,從而幫助醫務人員向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診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我科經充分的調研認識到,目前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在業內已經獲得了廣泛的認同,也被寫入了國家的衛生政策。
北京威科亞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以下簡稱“威科”)旗下的基于循證醫學原則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Up To Date臨床顧問對于醫院臨床各科室甚至其他輔助科室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為醫生提供權威的臨床決策信息參考,從而達到促進臨床合理醫療工作的開展。
二、 Up To Date對醫院臨床、科研、教學的幫助和意義
1. 為臨床醫生提供當前最合理的診療決策、提高醫療質量
Up To Date的全部專題由全球6300多名知名臨床專家撰寫,專題文章的定稿和更新歷經11個環節把關、納入470余種高質量期刊雜志。專題的撰寫遵循了循證醫學原則(PICO),為具體臨床問題提供目前最新最優的診療方案,并且分析了不同診療方案的優劣。所有專題內容基于高質量循證醫學的證據,經過同行評議,值得信賴。
2. 為醫護人員提供大量可用于教學科研的圖文資料
Up To Date除了其專題文章本身,還有超過30,000張圖片、表格和視頻,還有超過425,000篇參考文獻的支持,其中圖片資料能夠導出至PPT,這一功能為許多有病例討論,教學需求的臨床醫生所喜愛。
3. 對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有重要意義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 90%以上的教學醫院采用Up To Date對住院醫生進行教育,尤其是挪威、西班牙、沙特阿拉伯等國更是把其作為標準醫學教育資源。目前,來自國內北京協和醫院、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醫院的不少學者也發表文章認為,Up To Date能夠為住院醫生的醫學基本理論教學、查房、臨床實際診療提供非常大的幫助。如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的研究中發現,在以患者為導向的查房過程中應用Up To Date作為重要的循證工具,有利于更好的發揮循證教學查房的臨床實踐和教學功能。
4. 為電子病歷系統提供權威的臨床診療知識庫
2011年1月,為規范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管理,明確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有的功能,更好地發揮電子病歷在醫療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促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衛生部頒布了《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規范》明確指出“電子病歷系統應具備臨床知識庫功能”,強調“臨床知識庫的應用重點是輔助醫師實施正確的診療措施,規范診療行為”。
Up To Date臨床顧問所提供的臨床診療內容,不僅僅代表國際最先進的水平,同時也是最為規范的診療標準,實現滿足《規范》之要求。
三、功能描述
1. 檢索
用戶可在Up To Date對疾病名稱、癥狀、檢驗檢查、藥品商品名和通用名等進行檢索。該功能自動根據關鍵詞的相關程度和全世界用戶的檢索頻率對檢索結果進行排序。用戶還可根據成人、兒童和患者對檢索結果進行篩選和重新排序。
該功能除了可以檢索具體的內容之外,還可以檢索出與關鍵詞相關的圖表。
2. 臨床專題
Up To Date采用按照教科書形式撰寫的臨床專題,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診斷、治療、預后等各方面進行闡述,并提供分級的診療推薦意見。
目前該系統共有10,500多篇專題,覆蓋了成人及小兒急救醫學,成人初級保健與內科學,變態反應與免疫學,心血管醫學,內分泌學與糖尿病學,皮膚病學,家庭醫學和全科醫學,胃腸病學與肝臟病學,普通外科學,老年病學,血液病學,醫院醫學,感染病學,腎臟病與高血壓,神經病學,產科學、婦科學與婦女保健,腫瘤學,兒科學,肺部和重癥醫學,風濕病學,精神病學,麻醉學,睡眠醫學等臨床專科。
3. 圖表
Up To Date目前共有28,000多幅表格、圖、診斷流程圖、影像、視頻等,能夠為醫生提供有關疾病的進一步的補充和說明。所有的圖表均可在相應的專題中進行查看。
4. 計算器
Up To Date現有160多個醫學計算器,涉及除皮膚病學,家庭醫學和全科醫學,老年病學,麻醉學,睡眠醫學以外的其他專科。這些計算器能夠快速而準確地進行醫學計算。
5. 藥物專論
Up To Date目前擁有5400多種英文藥物專論和1400多種中文藥物專論,基本涵蓋了常見的藥物信息。可通過點擊專題中的藥物名稱或者直接檢索藥物的商品名或通用名來查看相應的藥物信息。
6. 患者信息
約1500篇患者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傳遞關于疾病的基本信息,能夠幫助患者解決他所關心的若干問題,也能促進醫患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
7. 參考文獻
Up To Date目前共有400,000多萬條英文參考文獻,源于英文期刊、主要臨床指南等。用戶可直接在該系統內查看到參考文獻的摘要,該體系還提供參考文獻的PubMed鏈接。
8. 專題反饋
用戶可通過專題內部的“專題反饋”功能,對專題內容、翻譯質量、產品功能等方面提出任何的意見或建議。
四、系統更新
1. 更新流程方面
Up To Date的全部專題撰寫、更新和翻譯,以及證據的納入都會依照一套嚴格的編輯流程,共涉及11個步驟。
2. 更新速度方面
Up To Date目前每天都直接在服務器上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更新,無需用戶進行任何操作。用戶看到的內容即是最新的內容。
五、應用模式
1. 總體原則
Up To Date目前采用按年訂閱的方式。到期之后,用戶將無法繼續使用該系統。
2. 技術方面
Up To Date采用驗證來訪用戶IP地址的方式,以判定用戶是否有權瀏覽網Up To Date站的內容。要求醫院接入互聯網的IP地址為某個固定IP或固定IP段,且未與其他不購買Up To Date的單位共享。
3. 并發用戶數方面
Up To Date并未限制醫院內同時訪問的最終用戶數量。
六、與其他主要循證醫學數據庫的對比
1. 數據庫質量和疾病覆蓋情況
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學者對Up To Date、Clinical Evidence和MD Consult等10個循證醫學數據庫的質量和疾病覆蓋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在數據庫質量評分方面,Up To Date取得了8分,與得分最高的Clinical Evidence僅有1分的差距;在疾病覆蓋方面,Up To Date包含的疾病種類最多,達到83%,遠遠高出平均的57%,而最低的是Clinical Evidence,僅為25%(圖1)。

圖1 10種循證醫學數據庫對60種ICD-10編碼的覆蓋率
2. 查找資料的選擇
美國56家圖書館的一項調查納入了118所醫院的16,122名醫護人員,并分析他們最近一次由于患者診療問題查找資料的經歷。結果顯示:有40%的受訪者選擇了Up To Date(第3名),僅次于在線期刊(46%,第1名)和PubMed/MEDLINE(42%,第2名),遙遙領先于其他的循證醫學數據庫(MD Consult,16%,第10名;Clinical Evidence,10%,第13名)。而且,77%的住院醫師首先選擇Up To Date來解決臨床問題,即Up To Date是住院醫師最常用的臨床決策支持資源。
3. 對臨床醫療的影響
哈佛大學的學者發表在《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上的文章指出,能夠使用Up To Date的醫院相比不能使用Up To Date的醫院,前者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縮短了0.1天(5.6天對5.7天),而研究預先選定的6種疾病患者,他們的平均住院天數也縮短了0.1-0.3天;在這些預先選定疾病中,有3種疾病患者的30天死亡率下降了0.1%-0.6%。值得注意的是,這6種疾病分別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炎、胃腸出血、腦梗死、髖關節置換術。除胃腸出血外,其他5種疾病都是我國衛生部2011年三級醫院評價指標重點監測疾病。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學者2012年發表的研究稱,該院呼吸和重癥醫學科在試用Up To Date期間每周查看了約80次的Up To Date專題;有高達37%的診療決策在醫生查看Up To Date專題后出現了改變。
4. 問題解答的準確性和找到答案的速度
伊朗德黑蘭大學的Ahmadi SF等人對住院醫生使用包括Up To Date在內的4種數據庫獲得正確臨床問題解答的準確率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住院醫師通過Up To Date檢索臨床問題獲得正確答案的比例為86%,在4個數據庫中排第一(圖2)。他們還發現,住院醫生用Up To Date檢索到答案的平均用時僅為14.6分鐘,在4個數據庫中最快。

5. 更新速度方面
意大利Cochrane中心的學者于2011年發表在BMJ上的前瞻性隊列研究指出,在3個月內納入新發表系統評價的更新速度方面,Up To Date遠遠快于Clinical Medicine(23%對0%)。
七、培訓與服務
1. 產品培訓
系統首次上線時,威科免費提供一次培訓,涉及產品簡介、功能特點和操作指南等。
2. 技術支持服務
⑴威科免費提供國家法定工作日(9:00-17:30)的熱線電話服務和遠程技術支持服務。
⑵威科免費提供郵件咨詢服務,并定期予以回復。用戶還可直接通過系統內部的“專題反饋”功能提出意見或建議,威科會定期進行回復。
⑶威科定期向用戶提供使用情況的統計報表。
微信掃一掃,碼上聯系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