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子系統
|
功能名稱
|
技術和性能參數要求
|
1
|
胸痛工作站
|
急診胸痛工作站
|
急診信息對接需要在急診系統信息建設完成并且對外提供接口基礎上才能開展及建設,同時本系統支持與急診信息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
|
患者基礎信息錄入功能:姓名、身份證、登記時間、發病地址等內容
|
患者胸痛信息錄入功能:發病時間、就診時間、病情評估、用藥信息等內容
|
導管室胸痛工作站
|
提供胸痛數據搜索、修改功能
|
患者基礎信息內容對接:患者姓名、身份證、住院號等
|
胸痛信息錄入功能:啟動導管室、激活導管室、到達導管室、穿刺及穿刺成功時間、造影開始、結束時間球囊擴張、手術結束等。
|
2
|
患者數據管理
|
患者列表
|
提供數據新增,刪除,修改,查詢及高級查詢功能,修改刪除的權限設置,高級查詢的可自定義設置。
|
提供胸痛電子病歷新增、查看調閱功能
|
提供時間軸查看、初始化功能
|
提供胸痛病歷當前階段、審核狀態、信息完整度顯示
|
提供胸痛病歷已歸檔查詢功能
|
院前診斷
|
如院前急救信息建設完成:系統支持院前心電圖、院前電子病歷調閱、救治措施等信息采集; 如院前急救信息未規劃建設:系統支持院前患者基礎信息錄入、救治時間節點、實時心電圖遠程傳輸等。
|
支持錄入胸痛患者不同來院方式、120車輛信息等
|
支持生命體征數據信息填寫(生命體征:意識、呼吸、脈搏、體溫、心率、血壓)。
|
支持查看輔助檢查結果:killip、肌鈣蛋白抽血時間、肌鈣蛋白報告時間、cTnI數值和檢驗結果、cTnT數值和檢驗結果、血清肌酐(Cr)數值、CKMB數值、Myo數值/CT、彩超、并發癥情況)。
|
支持ACS患者給藥信息、藥物名稱、劑量濃度、給藥時間等關鍵節點的錄入
|
院內診斷
|
支持查看院內心電圖,電子病歷調閱,胸痛救治時間節點記錄;
|
支持患者多項初步診斷:STEMI、NSTEMI、UA、主動脈夾層 、肺動脈栓塞、 非ACS胸痛、非心源性胸痛、放棄診療、病因未明 等
|
支持患者去向跟蹤:搶救室、診間、其他信息錄入
|
胸痛診療
|
支持原始病歷拍照上傳、患者病情描述等功能
|
提供胸痛治療關鍵時間采集,治療信息等。
|
STEMI包括:初步診斷、初步診斷時間、心內首診時間、醫生、首次抗血小板給藥時間、用藥類型(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劑量、阿司匹林劑量、首次抗凝給藥(給藥時間、藥物、計量)、其他(院內出現心力衰竭、24小時強化他汀治療、受體阻滯劑使用、ACS治療措施)、消栓核查。
|
NSTEMI包括:初步診斷、初步診斷時間、心內首診時間、醫生、首次抗血小板給藥時間、用藥類型(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劑量、阿司匹林劑量、首次抗凝給藥(給藥時間、藥物、計量)。
|
UA包括:初步診斷、初步診斷時間、心內首診時間、醫生、首次抗血小板給藥時間、用藥類型(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劑量、阿司匹林劑量、首次抗凝給藥(給藥時間、藥物、計量)。
|
主動脈夾層包括:初步診斷時間、心內首診時間、醫生、通知心臟外科會診、心臟外科會診時間、夾層類型(A型、B型)、治療策略(基金介入治療、擇期介入治療、保守治療、外科手術、其他(介入失敗轉為手術))、其他治療策略原因描述。
|
肺動脈栓塞包括:初步診斷時間、心內首診時間、醫生、肺動脈栓塞、危險分層(高危、中危、低危)、APTE危險度分層、溶栓、開始溶栓治療時間、其他(院內出現心力衰竭、24小時強化他汀治療、受體阻滯劑使用、ACS治療措施)。
|
非ACS心源性胸痛包括:類型、處理措施、時間、患者去向、醫生。
|
其他非心源性胸痛包括:類型、處理措施、時間、患者去向、醫生。
|
病因未明、放棄治療包括:類型、處理措施、時間、患者去向、醫生。
|
其他包括:類型、處理措施、時間、患者去向、醫生。
|
患者轉歸
|
轉送他院: 出院診斷,確診時間,住院天數,總費用,網絡醫院名稱的填寫,原因轉送PCI,轉出時間,接診護士。
|
出院:出院診斷,確診時間,住院天數,總費用,出院時間,治療結果:(治愈、好轉、其他原因離院、腦死亡離院),出院帶藥:DAPT、ACET/ARB、他汀、阻滯劑,具體描述。
|
轉送其它科室: 出院診斷,確診時間,住院天數,總費用,轉科的時間,轉診的科室:心內科、神內科、神外科、骨科、急救中心。
|
死亡:出院診斷,確診時間,住院天數,總費用,死亡時間
|
3
|
胸痛數據上報
|
胸痛數據上報
|
提供三種數據上報方案:
|
提供網站進行手工錄入;
|
提供自動上報功能(含上報接口及保期內接口key的相關費用);
|
提供自動報錯功能;
|
提供EXCEL導入導出;
|
4
|
胸痛數據質控
|
★胸痛數據質控
|
提供多維度報表查詢
|
提供PCI版和基層版報表
|
對于自行來院或撥打本地120經救護車入院的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縮短了從首次醫療接觸到首份心電圖時間,且要求月平均小于10分鐘
|
對于STEMI患者,縮短了從首份心電圖完成至首份心電圖確診時間,且要求月平均小于10分鐘。
|
經救護車(包括呼叫本地120入院及由非PCI醫院轉診患者)入院的STEMI患者,從急救現場或救護車遠程傳輸心電圖至胸痛中心(實時傳輸或微信等形式傳輸,但必須在云平臺有客觀記錄)的比例不低于30%且在過去6個月內呈現增加趨勢
|
建立了床旁快速檢測肌鈣蛋白方法,從抽血到獲取報告時間20分鐘。
|
對于接受PPCI治療的STEMI患者,月平均門-球時間90分鐘,且達標率75%;若當前無法達到,則應呈現改進趨勢,且應制訂促進持續改進的措施,確保在通過認證后1年內逐步達到上述要求。
|
導管室激活時間小于30分鐘(所有急診PCI的STEMI患者)。
|
經救護車入院(包括呼叫本地120入院及由非PCI醫院轉診患者)且接受PPCI治療的STEMI患者,繞行急診和CCU直達導管室的比例不低于30%,且呈現增高趨勢。
|
自行來院且接受PPCI治療的STEMI患者,繞行CCU直接送入導管室的比例不低于50%,且呈現增高趨勢。
|
所有STEMI患者的死亡率已降低。
|
所有急診PCI的STEMI患者的死亡率已降低。
|
所有極高危NSTEMI/UA患者,2小時內實施緊急PCI的比例在增加。
|
所有高危NSTEMI/UA患者,24小時內實施早期介入治療的比例在增加。
|
全部ACS患者院內死亡率在降低。
|
全部ACS患者院內心力衰竭發生率在降低。
|
所有ACS患者從首次醫療接觸到負荷量雙抗給藥時間有縮短趨勢。
|
所有ACS患者從首次醫療接觸到抗凝給藥時間有縮短趨勢。
|
對于溶栓(包括本院溶栓及轉診醫院溶栓)治療者,D-to-N時間縮短。
|
對于溶栓(包括本院溶栓及轉診醫院溶栓)治療者,FMC-to-N時間縮短。
|
對于轉運STEMI急診PCI患者,在轉出醫院的door-in and door-out(入門到出門)的時間已縮短。
|
STEMI患者中呼叫120入院的比例在增加。
|
STEMI患者發病后2小時內獲得首次醫療接觸的比例在增加。
|
主動脈或肺動脈CTA完成時間有縮短趨勢(懷疑主動脈夾層或肺動脈栓塞的患者,計算從通知CT室到CT室完成準備的時間,要求小于30分鐘)
|
5
|
產品管理中心
|
運維監控
|
系統支持各接口信息采集監控及用戶操作行為日志監控管理。
|
用戶中心
|
系統支持用戶新增,修改,刪除等功能;支持用戶角色新增,修改,刪除,關聯等功能。
|
產品管理
|
系統支持菜單維護、數據校驗配置功能;支持服務管理及質控管理。
|
基礎數據管理
|
系統支持維護機構信息。
|
6
|
信息系統采集
|
HIS系統對接
|
HIS廠商對外提供接口,本系統支持與HIS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可直接從HIS系統中自動提取患者掛號信息、診斷信息、用藥、費用信息、轉歸去向等,避免了系統間的重復輸入。
|
LIS系統對接
|
LIS廠商對外提供接口,系統支持與LIS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提取檢驗結果。
|
PACS系統對接
|
PACS廠商對外提供接口,系統支持與PACS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提取檢查報告和檢查圖像。
|
EMR系統對接
|
EMR廠商對外提供接口,系統支持與EMR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提取患者電子病歷信息。
|
院前急救系統對接
|
院前急救系統對接需要在智慧急救信息建設完成并且對外提供接口基礎上才能開展及建設,同時本系統支持與急救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獲取急救系統中提取患者基本就診信息、生命體征、心電圖信息及院前電子病歷信息等。
|
急診信息系統對接
|
急診信息系統對接需要在急診系統信息建設完成并且對外提供接口基礎上才能開展及建設,同時本系統支持與急診信息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和共享,獲取急診信息系統中提取患者基本就診信息、分診信息、就診治療信息等。
|
7
|
設備數據采集
|
監護儀
|
系統支持多種具有輸出端口或輸出協議的設備數據的自動采集,能夠對醫院使用的監護儀、心電圖機等設備數據的自動采集、存儲和利用。
|
心電圖機
|
RFID設備采集
|
通過腕帶設備采集技術采集各個關鍵時間點包括:到達急診室時間、離開急診室時間、到達搶救室時間、離開搶救室時間、到達導管室時間、離開導管室時間、到達CCU時間、離開CCU時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