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于谷歌的VR會在這次I/O大會上放大招,中國媒體已經在此前傳得沸沸揚揚,5月19日凌晨全場的I/O大會,果然不失所望,谷歌這次將全面布局VR,并推出了Daydream虛擬現實平臺!對于醫療圈人士來說,那些讓人腦洞大開的“VR+醫療”結合更是值得關注。
今天凌晨1點,本屆谷歌I/O開發者大會在美國加州山景城的一個露天場地舉行,由谷歌CEO桑達兒·皮查伊主持。本次I/O大會谷歌推出了眾多新品,包括智能語音設備Google Home,谷歌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新的聊天應用Allo等等,其中最為矚目是虛擬現實(VR)平臺Daydream,并全面布局VR。
眾所周知,VR在科技圈已經成為一個時髦名詞,很多人見面不談VR,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互聯網的了。由于扎克伯格等一堆互聯網大佬的支持和布局,VR在2016年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的標配。而作為互聯網巨頭,很早就推出了Cardboard的谷歌,希望能全面發力,再次占領這個可能成為下一代計算機平臺的領域的高地!
這次Android N推出了Daydream平臺,該平臺是對VR虛擬現實中涉及的智能手機、頭顯、控制設備、以及Apps整體的布局。
首先,該平臺優化了VR的算法,能夠有效的降低延遲、減少眩暈感。它能夠支持智能手機,并可以將性能表現降低到20ms以下。然后這個Daydream能適用于非常多的手機,包括我們最常見的三星,HTC,LG,小米,華為,中興,華碩和阿爾卡特等等。
谷歌的這個平臺開啟了Daydream這個VR模式,最大的特點是手機在開啟 VR 應用時,就可以呼叫「VR 模式」來解放額外性能,更重要地還可以縮短延遲,避免動作與視覺間的差異影響沉浸感。
在發布會現場,谷歌還公布了一組牛逼的數字,目前已經有超過5000萬的虛擬現實app在Google Cardboard市場被下載,人類已經抵擋不住VR的到來了!
另外Daydream VR也支持頭戴設備,谷歌也帶來了配合Daydream平臺的頭戴設備參考設計。參考設計采用純白色設計,擁有非常簡單易于上手操作的控制器,預計在今年稍晚些時候,我們就能看到這些產品亮相。這是繼Google Cardboard之后,谷歌今天又推出了新的VR頭顯和控制手柄的開發標準。
谷歌說了,這款適配Daydream的手機、VR頭盔等將在今年秋天正式上市。至于最后出來的產品是什么樣子的,還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來感受下現場演示中控制器的效果,戴上VR頭顯后,揮舞手中的遙控器,虛擬世界里你手中的魔法棒就把魔法技能施放出去了。
除此之外,Google也在內容上支持更多VR模式,在和《華爾街日報》等各大新聞媒體,Netflix、hulu等點播視頻服務商合作,一起突出VR內容。
Google也和EA等眾多游戲開發商協作提供VR游戲,據悉國內網易游戲也成為谷歌合作伙伴,將為平臺開發一款《末日先鋒》的VR游戲。
這次I/O大會谷歌對VR的全面布局,再一次證明了虛擬現實在互聯網巨頭眼中的地位,巨頭的深度入局,將會給混亂的VR行業帶來標準和巨大的信心。
附:那些讓人腦洞大開的“VR+醫療”結合
1、VR醫療應用場景【混合現實醫學實訓(虛擬仿真)】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搶救失誤而導致的病人死亡應該算是嚴重的醫療事故。而幸好,這樣的一幕只是發生在醫生ICU治療的培訓室里。“死去”的只是一個模擬人,或者叫做虛擬人體。
瑞典的一家挪度公司就專門生產用于醫生培訓的”模擬人”,十年的時間,模擬人的發展從只能對心肺復蘇按壓效果進行反應的第一代,發展到了可以預先編程對復雜病情來進行反應的第三代。
在他們的產品中除了可以編寫病例的模擬人,還有“模擬嬰兒”,“模擬孕婦”等一系列的產品。這些產品大多被用在了醫學培訓中心,以及國內一些三甲醫院中,主要的用途,就是讓醫生在更為逼真的虛擬環境中來進行學習,并且改良了傳統的手術環節中對動物的傷害。
提升醫療新手們的技藝是一方面,虛擬現實技術還能夠幫助醫院及醫療機構省下錢來,因為醫療專業教育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每6年到8年時間,醫療領域的知識量就要翻一番,所以醫院在引入專業訓練上面有著穩定的需求。
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公司Next Galaxy就一直在做這個事情。它通過與MiamiChildren’sHospital(邁阿密兒童醫院)合作,共同開發了一款針對醫學指導的虛擬現實軟件,幫助醫療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心肺復蘇技術(CPR),鼻導管插入技術,插管法、傷口處理、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LeapMotion的力量反饋機制,NextGalaxy可以幫助受訓員很快地找到自己的錯誤點。
虛擬現實技術從無到有地給人們制造了一個完全真實的經歷,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們在虛擬現實環境中培訓過后,一個個都成為了經驗老道的老手了。
那么為什么虛擬現實能給我們醫療行業帶來這么大的幫助?前面已經說過,本質上來說還是視覺欺騙,通過視覺訓練+腦神經信息傳遞達到腦訓練的目的。醫學培訓比較特殊,這是一門重實踐的學科。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病人沒有那么多,新人們遲遲無法上崗,于是虛擬現實技術就很好地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2、生理治療
人腦對于虛擬現實極度興奮,這種“現實”比電影或是電子游戲更完善,更強大也更具吸引力。
雖然我們不能從VR獲得更為直接的治療效果,比如從生理上恢復中風后的創傷、緩解慢性疼痛、改善帕金森病人的生理表現或者是減輕持續性的頸部疼痛等,但由于五種感官的相通性,例如有時我們看到火會覺得熱(視覺與觸覺的相通),我們可以通過虛擬場景的設置,來轉移患者注意力,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我稱它為“意識上的麻醉藥”。
美國羅耀拉大學醫院就很忠實的在實踐這一想法,它利用一個名為”SnowWorld“的VR游戲緩解燒傷病人的傷痛,很顯然這比普通的理療要有趣得多。
這個游戲設置有虛擬的冰雪世界、冰冷的河流和瀑布,還有雪人和企鵝。病人可以飛躍冰雪覆蓋的峽谷或者投擲雪球,此時他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冰雪世界,無暇顧及傷痛。
25歲的三度燒傷病人AustinMackay嘗試了這個理療項目,在虛擬現實的世界中,Mackay完全被吸引住了,幾乎感覺不到治療過程中身體移動所帶來的疼痛,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在理療。
3、心理治療
沉浸式抑郁治療很早就有過嘗試了,而這次則是幫助宇航員緩解思鄉之情。
你有過思鄉的經歷嗎?那股發自內心的感覺,想念你認識的人和你熟悉的地方。感覺不太好吧?想象一下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們——他們位于距離地面32萬米的高空,擠在一個小小的空間內,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里,每天只能見同樣的幾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保證心理不出問題啊。
這就是達特茅斯學院和伯明翰大學的研究者們正在做的事情——他們打算為宇航員開發一個虛擬現實體驗,來緩解深空任務時思念地球的情緒。這種心理問題來源于宇航員與世隔絕的經歷,或許在虛擬現實中逃避到充滿自然美景的鄉村場景中,能讓他們松一口氣。
學院數字藝術領導與創新實驗室(DALI,DigitalArts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 lab)已經在NASA的幫助下開發出了有助于抑郁和焦慮的虛擬現實產品。所以,在這個項目中,達特茅斯學院和伯明翰學院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使用虛擬現實來重新連接宇航員與大自然。他們希望找到,什么樣的虛擬現實場景最有效,以及背后的原因。
這個項目被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的重點是使用360度的虛擬視頻,而另一個則聚焦在虛擬現實中重建風景如畫的場景,這些場景取自澳大利亞和愛爾蘭,采用3D圖像制作。
他們相信人類與大自然之間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當然這種想法肯定是合理的,只需要看看人們在保護自然和享受自然上所花的時間就知道了。自然公園、動物園、徒步、狩獵旅行……這些享受自然的經歷真的很珍貴,他能夠幫助我們緩解抑郁和焦慮的心情。
4、健康管理
除了實際治療,健康管理市場也能玩轉虛擬現實,或許,這一塊更容易變現。但將運動和視頻游戲結合的創意早已不新鮮了。幾年前,任天堂就推出了Wii平衡板并且提供了像《WiiFit》這樣的ETC游戲。還有其他的虛擬體育鍛煉設備如Pro-Form室內自行車等。
不過,Icaros的創意做的比之前那些設備好,并且加入了新的形式——虛擬現實頭顯。由HYVEInnovationDesign公司主導設計,他曾經給我們帶來碳纖維Gridboard和電動滑板的解決方案。Icaros外觀看起來像是折磨人的或是變態的機器一樣,但是你放心,它只是一個正常工作的體育器材而已。放心的把你的肘部和膝蓋放在支架上,跪在Icaros上面,然后抓緊把手。
這個無線的游戲系統包括了一個手把安裝控制部件,它負責控制軌道運動和連接 PC、手機上游戲的運行。戴上OculusRift和三星GearVR頭顯,你就被傳送到了數字世界,可以飛,也可以浮動自如。Icaros可以讓你的腿和胳膊向一邊滑動,向前向后傾斜,從這一側滾動到另一側,控制你在游戲中的動作和整個運動的過程。
Widerun則是一款讓你在虛擬的世界里實現騎遍大川河山愿望的系統。它不僅能模擬真實的戶外騎車體驗,還能讓使用者與環境產生交互。車上的傳感器能監測你車輪的速度和轉向,并在 VR 中體現出來。
當你往左拐的時候,畫面中的你也會向左拐,頭部的移動也會讓你看到不同角度的風景。而環境與人的交流則體現在,當畫面走向上坡的時候增加騎行阻力,阻力力度與坡度相應改變,最大功率下能模擬 80公斤騎士上15°坡的阻力。
VR技術的應用在醫療保健領域仍舊處于初期階段,不過,與此前別的醫療類不同,這是唯一一塊與普通消費者產生聯系的領域,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普及能力,就目前的階段來看,變現能力最快。
5、制藥產業
通過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設備,如谷歌眼鏡Google Glass或 Oculus Rift,數字信息可以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視覺效果。如果你用過虛擬現實設備,你就可以對比出從網頁瀏覽信息和在三維下觀看藥物怎么發揮作用的魅力,你就會意識到虛擬現實對于制藥產業的巨大潛力性。
另一類革新就是健康游戲化,這種方式更容易調動每個人以更健康的積極方式生活。就當前而言,制藥公司用來鼓勵病人和醫療技術人員使用特定產品的方法早已過時,他們需要采取游戲化的方式來滿足線上用戶的需求,同時也可以以此提高用戶對產品的忠誠度和維護公司形象。
6、遠程手術和遠程醫療
在遠程醫療中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外地病人的各種生理參數可以反映在遠在北上廣甚至國外的醫療專家面前的虛擬病人身上,專家們便能及時作出結論,并給出相應的治療措施。這樣,利用遠程醫療技術,即使邊遠地區的病人也可以得到經驗豐富的醫生的診治,特別是那些當地醫生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癥。
遠程外科手術是遠程醫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前面我們有跟大家聊過遠程手術。在手術時,手術醫生在一個虛擬病人環境中操作,控制在遠處給實際病人做手術的機器人的動作。目前,美國佐治亞醫學院和佐治亞技術研究所的專家們已經合作研制出了能進行遠程眼科手術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在有豐富經驗的眼科醫生的控制下,更安全地完成眼科手術,而不需要醫生親自到現場去。
除微型手術機器人外,國外甚至有專家提出了由傳感器、專家系統、遠程手術及虛擬環境等部分組成的虛擬手術系統,在遇到突發災害情況時,它一方面可以對某些危重傷員實施遠程手術,另一方面還是一個特殊遠程專家咨詢系統。利用這個系統,前方醫生在檢查傷員時,可以將情況及時傳給后方有經驗的醫生;后方的醫生又可以將治療方案以虛擬環境的形式展示到前方醫生的眼前,從而使傷員能得到及時救護,減少人員傷亡。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心臟病專家借助谷歌眼鏡疏通了一位49歲男患者阻塞的右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成像(CTA)和三維數據呈現在谷歌眼鏡的顯示器上,根據這些圖像,醫生成功將血液導流到動脈。但這項技術并非虛擬現實(VR),而是增強實現(AR)。
7、腦損傷康復治療
南加州大學創新技術研究所的艾伯特?里佐博士(Dr. Albert Rizzo)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他幫助一位腦損傷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患者很難保持激情配合治療,但玩起掌上游戲俄羅斯方塊的時候,卻能一直全神貫注,由此他獲得靈感,開始研究數字治療方案。
接下來的數年時間里,Rizzo與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同事們合作研究,試圖弄清楚虛擬現實下進行的模擬訓練能否映射到三次元,對真實世界產生作用。為了探索這個問題,Rizzo花費了將近二十年,最終證明答案是肯定的。
Rizzo曾在1998年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出一個越南戰爭現場,植物啊、直升機啊等等標志物模擬得都相當粗略,當那個越南老兵從這個現場中走過一遭之后,他問:“比爾,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對方回答說:“我看到了稻田、叢林里的越南大兵還有一頭水牛。”他看到的那些東西其實并不是模擬出來的,他們用自己的記憶填補了這些空白,然后感覺模擬現場就像真實場景一樣。
8、視力治療(斜視或弱視)
一個舊金山的企業家認為,他們已經掌握了通過虛擬現實治療常見視覺障礙的關鍵。通過其公司Vivid Vision,James Blaha最終計劃為那些患有斜視(通常被理解為“對眼”)或弱視(“弱視眼”)的患者提供VR視力治療游戲軟件,兩者都會導致有限深度知覺。資金方面,去年的Indiegogo眾籌活動中,他籌集20,000多美金,然后從投資商處吸引了700,000美元種子資金。
據Quartz網站報道,Blaha天生患有斜視并用Oculus Rift虛擬現實頭顯進行實驗,通過給兩只眼睛分別發送不同的圖像來改善他弱視眼的視力。經過差不多兩年的實驗,他的那只眼睛恢復了80%的立體視覺。
這種情況的治療通常是在年紀小的時候通過把視力好的一只眼睛用眼罩遮住,讓弱視眼恢復,不過這種方法并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一旦年齡超過七歲,這種治療方法就不太有效了。 認為臨界年齡不能克服的想法是非常武斷的,我認為這是長時間以來人們不去深入研究的原因,他們覺得這已成定局無法解決了。
Blaha的公司目前正在進行一個9個月的實驗,看看該軟件對參加者會產生什么影響。該軟件還被用到一些視力治療診所進行測試。今年oculus ck1出來之后,Blaha也加緊了他的軟件投放速度。
小結
虛擬現實被用于醫學治療,理由很簡單,變現能力強。醫療是一個龐大的領域,目前來看國內醫療資源是明顯的供不應求,VR能夠幫助這些資源進行更為合理的配置,隨著國內中產階級的崛起,大家對于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會越來越迫切,同時也有能力負擔這些消費支出,而這也是VR+醫療得以壯大的根基。
這次谷歌宣布全面布局VR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VR+醫療”的技術也將越來越成熟,腦洞大開的應用場景勢必也會越來越多。
來源:VR觀察、VR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