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通過家中的IPTV,居民就可以進行醫院門診預約、查詢本人醫療就診記錄、體格檢查數據;可查詢孩子成長記錄、課程安排、學校一周菜譜;還可查詢全區主要菜場每日菜價。
8月22日,由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和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共建的“智慧社區閔行頻道”和智慧社區指標體系發布,并在閔行古美路街道啟動了首個“智慧社區”建設,預計到今年年底,上海電信在本市各區縣共計將建設20個 “智慧社區”,2013年底建設50個“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體系發布
據悉,閔行區政府與上海電信共同制訂的智慧社區指標體系,涵蓋了基礎設施、平臺運營、服務保障、智慧應用等四大方面,包括小區光纖接入、社區多媒體公共服務設施、用信息化手段處理政府基層業務、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各類管理等30項指標。
該指標體系屬國內首次發布,對當前國內剛剛興起的智慧社區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將有利于進一步規范智慧社區的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推廣智慧社區,從而讓更多的百姓享受信息科技所帶來的便利。
此次吃“螃蟹”的古美路街道,由“歐風花都”小區率先試點,這個小區居民總用戶數為1200戶,半數以上都安裝了電信寬帶,其中高清IPTV和普通IPTV用戶近500戶,目前先向小區的高清IPTV用戶開放。上海電信的人士告訴筆者,開通“智慧社區”頻道以后,居民們可以享受到閔行頻道里的所有信息服務,許多信息服務是閔行獨有的,譬如智慧醫療,原來的套餐包月價格保持不變。
“智慧社區”包含閔行頻道、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助老、應急群呼、視頻通話等應用模塊,其中閔行頻道承載于電信的IPTV服務上,其特點是交互和精準,目前包含政務類、便民類、生活類三大板塊。
筆者在閔行古美路街道的 “智慧社區”現場演示看到,IPTV的主屏幕上,共有“我的醫療”、“健康導航”、“居家服務”、“便民信息”、等13個頻道。
它們與閔行區政府各委、辦、局的電子政務系統相連,將政府的各個服務系統通過IPTV延伸到居民家中。
筆者用遙控器點擊進入 “物價信息”頻道之后,由區物價局提供的周邊江川、梅隴、馬橋、吳涇、古美等五家菜市場的菜價信息便一目了然,通過“今日均價”與“昨日均價”的對比,能知道哪些菜漲價了,哪些菜跌價了。
筆者又點擊進入“我的醫療”頻道,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閔行區居民目前除了社保卡,手里還都有一張“閔行區健康卡”,只要輸入健康卡號碼,就能在家中進行閔行地區所有社區醫院的遠程掛號,等到掛號系統全市聯網后,還能進一步拓展到全市各大醫院。
在“信息公告”頻道里,筆者看到,由區政府、街道及時公開的政務信息,小區物業公司的一些公告、通知等,都能通過這個平臺發布。
除此之外,“智慧社區”最人性化的是“緊急群呼”應用方案,可為政府提供應急通信能力。街道或居委事先建立一個社區通信錄,遇到緊急情況,如臺風,通過輸入一條短信,將用戶輸入的文字轉換成語音后,呼叫通訊錄的所有用戶的手機或固話的業務。另外,社區居民特別是獨居老人,只要進入“居家服務”頻道,輕點遙控器,民政部門“安康通”平臺的客服人員,就能在第一時間向這位老人注冊的固定電話或手機發出呼叫,為老人提供從日常叫車,送米送油,接送飛機火車,到緊急援助等多項助老服務。
年底前建20個試點
上海電信相關人士表示,將通過打造“智慧社區”,來推動新一輪的社區信息化建設,旨在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惠民”的信息化平臺,同時提高政府的社區服務效能,為居民和政府、居民和服務機構建立暢通渠道,打造生態、低碳的宜居閔行。
預計到今年年底,上海電信在本市各區縣共計將建設20個 “智慧社區”,2013年底建設50個“智慧社區”。
此前的8月7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滬簽署共同建設上海“智慧城市”2012-2013年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電信承諾,兩年內將投資140億元,將圍繞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產業三個領域,提升信息化總體水平,建設上海“智慧城市”。
而此次電信與閔行區共同建設“智慧社區”,正是共同落實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與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具體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