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4月10日消息,世銘集團旗下成員世銘投資(SMC Capital China)日前披露,已于3月底完成了對大連心醫國際數字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的投資,旨在打造國內頂尖的醫療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現代醫療體系想要實現科學管理、改善醫療服務效率,信息化必不可少。現代醫學的發展,從分子生物學到臨床診斷,再到抗病毒藥物研發、醫院管理需依靠醫療信息系統。醫療信息系統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將手動操作電子化”,它能夠基于每位病患的情況,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數據參考平臺,從而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精確度。IDC預測,2012年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總規模會達到150億元左右,年增長率超過20%,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而2012年美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為294億美元,相當于中國的12倍,但其年增長率也保持在10-15%之間,足以可見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十年里,政府將投資61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電子醫療信息系統建設上,具體涉及到以下三個方面:標準的醫院信息系統,國家電子病歷,區域性醫療信息化平臺。
中國未來五年整個醫療和醫療信息化市場處于轉型階段。三大特點:其一:從管理向醫技延伸。醫療信息化起初以財務、藥品和管理為中心,開始向以病人信息為中心的臨床業務支持和電子病歷應用;從醫院內部應用,發展到區域醫療信息化應用。其二:從三甲向基層醫療延伸。從歷史發展情況來看,因為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對醫療信息化的投入大不相同,從而造成了醫療信息化發展的不均衡(規模越大的醫院對信息化的投入也越大)。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一、二級醫院以及二、三、四線城市縣級醫療機構對于醫療信息化的需求是巨大的,也會成為主流市場。其三:從硬件向軟件延伸。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硬件占市場總規模的70%,而軟件和服務/維護僅占30%。相比之下,在美國,軟件和服務/維護占銷售收入的80%, 只有20%來自于硬件。在潛力巨大的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中,軟件或服務/維護的銷售收入最終會超過硬件成為市場的主導。
心醫國際成立于2010年6月,是行業中新興的、快速成長的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經擁有十多項專利,數百家經銷商資源,業務覆蓋近20個省市,實現銷售收入數千萬。世銘投資合伙人任重表示: “心醫優秀的團隊是心醫國際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高級管理層與研發團隊都有豐富的專業背景,平均擁有15年以上的醫療或IT行業經驗;80%以上的團隊成員擁有醫學學位或相關臨床經驗。”
“我們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投資心醫國際,并與大連政府建立合作關系。作為首支在遼寧大連成立并設有辦事處的中外合資基金,我們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協助,并長期看好環渤海灣經濟帶的發展”世銘投資合伙人任重先生表示。世銘投資是世銘集團(Simon Murray Group)旗下成員公司之一。該集團是中國和整個亞洲地區經營歷史最悠久、投資績效最突出的私募股權和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世銘集團由曾經先后擔任過香港和記黃埔集團董事總經理、德意志銀行集團亞太區執行主席的 Simon Murray(馬世民)于1997年創辦。“作為強調增值服務的投資者,我們將積極為心醫嫁接國際資源,提升管理水平,助力心醫成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