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行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醫療行業信息化、網絡化的外部壓力和內部動力越來越大,醫院的信息系統建設也逐漸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信息化改造升級日漸得到重視。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以下簡稱“中大五院”)在院領導班子的頂層設計之下,敢于并勇于全面發力醫院信息化升級改造建設,經過4年的充分調研與需求論證,于2014年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目前該院醫院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改造升級是必然,頂層設計最重要
中大五院的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但這也造成了信息化建設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醫院發展要求,特別是時有宕機情況的出現,極大影響了醫院的工作。在考慮到“原有HIS公司在規模、技術水平等方面已經不能給予醫院更多的意見和支持”的情況,醫院決定更換原有系統,進行整體升級改造。
中大五院的升級改造工作做得扎實、細致,院領導班子并沒有急于進行系統選型和篩選合作公司工作。從2010年開始,醫院首先做的是充分的準備工作,先從到兄弟醫院交流學習開始,醫院領導班子和各級醫護人員廣泛地聽取專家意見,并實地查看了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情況,為的就是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充分對待和論證這次的升級改造,讓所有人在這個過程中提高眼界、統一認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大五院一直都清晰的認識到醫院的發展目標和定位決定了信息化建設的方向,信息化建設要從戰略的層面結合醫院發展戰略和管理模式并進行充分匹配。
一個強有力的平臺,支撐更多應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這是中大五院期待的信息化建設升級后的基礎框架。那么如何選擇一個能夠提供這個框架的合作伙伴,就成了中大五院接下來面臨的問題。企業有規模,有豐富經驗,行業中有典范案例,技術實力領先——這幾點是中大五院選擇合作企業的基本條件。在多輪的考察和篩選后,醫院選擇了東軟作為最終的合作伙伴。
底層架構和數據利用是建設核心
中大五院的領導班子深知信息化底層架構的重要性,HIS、EMR、PACS、HIP、HERP五大系統和硬件系統“齊上陣”是建設主旨。2014年10月,中大五院信息系統改造升級全面上線。本著“目標明確,分步推進”的思路,截至目前醫院成功實現以替換舊系統為目的的第一階段上線工作,這標志中大五院的信息化建設邁出了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醫院以平臺為基礎,整合預約掛號、微信、自助設備、珠海市一卡通項目、檢驗系統及體檢系統等在內的各周邊系統,實現對內業務的補充完善和對外業務的良好擴展預案,并提升臨床路徑、HERP等新興系統的實施力度,配合醫院政策的有效運作。
與此同時,醫院大力推進電子病歷系統的實施,以信息集成平臺為基石,整合放射科、病理科、B超及內鏡中心等各影像科室,建立健全醫院級PACS的開展,整合了原MINI PACS系統中分散的影像報告及圖像,DR、CT、MR等影像信息集中管理,記錄患者到院后的所有醫療行為,做到患者信息在醫院各系統中最大化共享,以協助醫、技、藥、護做出客觀高效的判斷,輔以HIS、HERP系統(包括績效管理),協助管理并對基本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為醫院領導層的決策提供可靠保證,以提高醫院管理效能。
在建設的過程中,醫院非常重視醫療數據的采集和利用。中大五院在與東軟的合作中明確要求,一定要把醫院原有系統中的數據遷移過來,實現與新系統的對接。對于現有數據的采集更是在系統建設之初的基礎上,增加了20多個模塊,完善數據采集的過程且強大了信息系統的綜合能力。
電子病歷應用等級評審7級是努力方向
中大五院已經明確了信息化建設各階段的目標與定位、任務、預期效果等,把信息化建設同醫院、各科室發展目標與需求緊密結合,通過信息化應用,實現了全面提升了醫療業務的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安全監管、患者滿意度的效果。特別是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了診療流程的優化,提高了診療效率,方便了患者就醫,獲得了良好的聲譽和口碑。
未來中大五院將以電子病歷應用等級評審7級為總體建設目標。圍繞建設內容分解為若干個關鍵任務指標,各個進行突破建設。以醫院戰略發展和業務需求為導向,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安全、服務、效率”四個關鍵維度為核心,促進臨床診療、醫療管理與質量控制的可持續改善,建立健全院運營管理體系,實現運營與醫療的高效協同。
第一階段:實現了以電子病歷系統為核心的信息系統上線,保障醫療業務的遠行,提高醫療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
基于現有的IT架構和建設基礎,面向患者、面向臨床、面向管理進一步完善各個子業務系統和IT基礎設施建設。(架設全院級無線網絡、虛擬化存儲、異地容災;新建OA、手術麻醉、ICU、后勤管理、移動醫護、CDR臨床數據中心)。
第二階段:以數據集成平臺為中心,規范并整合各類信息系統及相關接口,接口包括醫技、區域衛生醫療平臺、微信、預約掛號、自助設備、移動醫療實現互聯互通,順利通過互聯互通符合性測試4級甲等。這個階段將對將完成全院級的無紙化改造和實現醫囑全閉環,并對CDR數據加以進一步的分類整合為醫院運營管理和科研級臨床決策提供輔助支持。
第三階段:“互聯網+”建設模式完成醫療業務的信息化覆蓋,完善醫療行為的記錄機制,加強數據的挖掘和利用;拓展數據集成平臺作用,配合區域醫療建設、整合大數據、融合“互聯網+”建設模式;以電子病歷應用等級評審7級為總體目標,全面提升信息化在醫院決策上的支持力度。
來源:e醫療/龐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