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模式——
基層區域衛生信息化全新解決方案
乳山市衛生局圍繞加快公共衛生資源信息化建設,本著頂層設計、網式布局、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原則,規劃建設乳山市域衛生信息化平臺,與上海融達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精誠合作,從09開始不到兩年時間,建立了覆蓋市衛生局、21處市鎮醫院、253處農村衛生室的三級網絡化系統,實現了一個中心、六位一體、四網合一、一卡三用的豐碩建設成果,被衛生部領導和業界專家譽為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的“乳山模式”。
首先,一個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大集中
信息平臺采用數據大集中模式,建立了一個市級數據中心,實現了全市衛生系統數據集中管理、服務全域覆蓋.。各基層醫療機構通過上網即可使用系統,無需自建機房,解決基層機構資金、人才短缺的難題,采用云計算模式,大幅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
其次,六大業務系統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現真正的醫療衛生信息交換與共享
通過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將新農合系統、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村衛生室信息系統、公共衛生服務系統、藥品采購配送監管系統、衛生綜合管理系統整合到一起,將衛生局、合管辦、各級醫院、村衛生室、社區服務中心(站)等連成一個有機整體,滿足了衛生發展的需要。
1、新農合系統與醫療服務系統對接,實現新農合在線審核、實時結算和實
時監控;
2、基于健康檔案的公共衛生服務系統與醫院HIS系統(HIS)有機融合,
實現靜態死檔案變動態活檔案;
3、 藥品采購配送監管系統將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與村衛生室系統融
合,實現鎮村醫療機構的一體化管理 ;
4、村醫工作平臺實現了農村衛生服務網底信息化;
第三,四網合一有效消滅了信息孤島,實現了資源共享
公共衛生網絡、新農合網絡、醫院信息網絡及藥品管理網絡全面整合,初步構建起了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集公共衛生服務、新農合醫保結算、醫療信息服務、藥品管理及綜合衛生管理于一體的市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了數據集中管理、信息互聯互通、服務全域覆蓋
第四,一卡三用,實現了全區域共享健康信息
乳山市向全體居民免費發放健康IC卡,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健康一卡通,居民持IC卡在乳山任何一處公立醫療機構就診,醫護人員都能迅速查閱其健康信息(包括病史記錄、各種檔案信息等)
依托信息平臺,乳山健康卡實現了一卡三用,手持IC卡,既是居民享受公共衛生服務的健康卡,又是新農合的報銷卡,同時還是各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
卡。業務流程如下圖:
“乳山模式”構建了有中國特色的衛生信息化發展之路,給乳山市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及經濟效益。
乳山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實現了新農合基金監管全程化、醫療費用報銷實時化、醫療服務規范化和藥品管理一體化,給乳山市的衛生管理模式、病人就醫模式、醫療服務模式帶來了可喜的變化,切實提升了乳山市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水平。
衛生行政機構:業務監管體系得保障
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化實現了新農合在線監審、實時報銷,有效監管定點醫療機構農合基金的使用情況,堵塞農合基金管理漏洞,防止農民的“救命錢”被套用,保證基金安全,2010年在參合報銷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全年堵漏節支基金700多萬元,2011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超過10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得提高
通過各系統間整合,實現衛生信息(人員、藥品、財務)等信息的統一監管,優化了醫院業務流程,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減輕醫務人員工作量,節約醫院人力資源,方便病人就診,提高病人就診率。
老百姓:看病得實惠
通過衛生信息化平臺,將市、縣、鄉鎮各級醫療機構醫療資源進行整合,實現新農合報銷結算、醫院就診、健康檔案及公衛系統信息共享,方便農民就醫、慢病防治、實時結算,真正做到“看病不出村、費用現場報”的目標。市鎮村三級藥品一體化管理保證了農民用藥安全和就醫價格的
可以說,乳山市區域衛生衛生信息化的建設,較好的幫助農民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乳山市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踐行了科學發展觀,體現了各級政府的執政為民服務理念,給老百姓帶來了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為乳山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提供了可貴的借鑒和參考,為新醫改大背景下進行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供稿:上海融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市場部
021-64826065-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