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后服務”,客服中心從2013年起在出院病人隨訪方式上進行了創新,新增出院病人專家電話隨訪服務。1月23日,特邀心血管內科郁志明副主任專家坐診客服中心進行了首次專家電話隨訪。在電話隨訪中,郁主任親切地與病人交流,仔細地詢問病人出院后的恢復情況,不厭其煩地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種疑問,耐心地進行相關指導,包括病情解釋、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功能鍛煉和休息指導等,并提醒病人及時復診。此次醫患連線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評。
客服中心通過專家電話隨訪把專家對病人的服務延伸到出院后,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架起了醫院與病人之間的“連心橋”。隨著此項隨訪服務的不斷推進,將有更多的專家走進客服中心為病人提供出院后的健康專業指導,從而不斷提升病人對醫院的信任度、滿意度。(客服中心)

現在許多醫院的信息集成平臺圍繞三個主體開展工作:決策者(BI)、醫護人員(電子病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信息沒有很好的加工、僅僅信息的堆積,更沒有很好的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患者安全目標、危機值緊急處置、重點病人的緊急搶救的指揮、缺少有效的溝通與支持等等。
聯想到軍事上的作戰指揮中心、航空母艦的塔臺調度、企業的客服中心等,無不是建立在以現代化通信技術加物聯網技術的立體指揮信息服務體系基礎上。因此,建立以醫院數據總線為平臺的客服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的無線移動物聯網建設,再加上基于LBS手機定位的GIS地理信息系統也就擺到了我們面前,成為我們醫院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梢栽O想,物聯網技術+客服中心+數據平臺才是醫院發展的重要道路。
我院的客服中心通過醫生上傳的電子住院證,根據信息集成平臺可以按照輕重緩急對病人進行有效的住院時間安排,避免了加床的現象發生。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醫護人員使用EDA設備,對患者的二維碼腕帶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核對,實現三卡(輸液卡、口服藥卡、治療卡)與閉合醫囑的智能核對的實現與追溯、供應室消毒包追溯與跟蹤、醫療廢棄物跟蹤管理、生命體征的自動采集和監護等。通過客服中心完成了為病人為中心的:院前(掛號預約)、院中、院后(患者出院回訪)的全程管理。使醫院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不管是007大片還是衛星發射,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客服中心,更何況醫院是人命關天的搶救工作。還記得discovery《急診室里看人生》這個節目嗎,急診醫生通過客服中心呼叫了直升機對重病人進行了搶救。試想,當一個突發事件發生時,120急救人員會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進行采集,通過物聯網技術把重病人放到救護車的上方、輕病人放在下方,避免意外發生;車輛行進中通過醫院的客服中心進行急救安排。在客服中心,通過GOOGLE地圖,把基于LBS手機定位的最近醫護人員進行呼叫準備,并實時觀察車輛行進的狀態等。還有,當在院某病人的危急值很高需要展開對病人的搶救時,客服中心人員可依托信息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定位,緊急調度設備和醫護人員到場、甚至可以呼叫直升飛機到場。還可以與遠程醫療系統進行對接。所以,醫院的物聯網、醫療大數據、云計算、OA辦公、GIS地理、LBS點位、WIFI無線、程控交換、移動通訊、電信虛擬坐席等技術的最好應用與平臺集中整合,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客服中心平臺建設!
原文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7c4dc9010182tt.html#bsh-24-195839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