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商建國
摘要: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是醫務人員、患者、醫療機構管理人員之間,各種信息交流互動平臺。是患者求醫問診的工具,是醫生聯系患者的重要手段。此平臺與區域醫療業務信息中心的健康卡卡管平臺和各醫院醫生資源數據庫關聯,使雙方基于真實身份下進行互動交流,借助患者在醫院的看診,建立醫患之間的聯系關系。
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的建立,將溝通、聯絡、通訊工具進行整合,實現網絡、電話、手機與短信互通;將醫療服務功能進行整合,實現求醫問診、導醫導診、預約、掛號、遠程醫療、康復指導、隨訪一條龍服務;將醫院與社區醫療服務資源進行整合,建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各醫院對外宣傳咨詢服務、予約掛號統一服務平臺;將醫療信息整合,實現區域、醫院、社區健康檔案、遠程醫療信息共享。各類人員通過依托寬帶網絡交流平臺的即時通訊,隨時隨地進行各種日常醫療咨詢,指導患者的健康保健與康復治療,提高病人確診率與看診效率,增強醫患感情、減少醫患糾紛、減少患者盲目就診。在充分信息交互的情況下開展遠程指導、遠程會診、遠程門診與家庭門診等業務,為居民健康保健保駕護航。
關鍵字:健康檔案居民健康卡遠程醫療
1 引言
目前在衛生部的指導下,各地都在積極配合居民健康卡的推廣工作,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居民健康的推廣遇到了很大阻礙。主要原因是居民健康卡的設計與應用,目前只局限的醫院內部使用,城鎮居民并沒有感受到居民健康卡,給他們的健康保健與求醫問診帶來多大好處。將居民健康卡應用進行擴展,是推廣居民健康卡的當務之急。
最幾年來遠程醫療在不斷地發展,但遠程醫療為什么目前只能局限與遠程會診,雖然有各種原因,但主要因為沒有為醫生提供對遠程病人診療全過程跟蹤,與即時溝通常態化的系統工具與手段。
現階段,我國醫患關系緊張問題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來自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和溝通渠道的不順暢。目前在網絡上流行著各種健康門戶網站,這些網站在指導廣大群眾的健康保健、問診就醫指導、疾病咨詢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醫患通過這些網站進行溝通時,醫患之間的真實身份無法保障,從而使問診就醫指導建議也無得到法律的保障。
由于醫療資源不對稱,使廣大鄉鎮居民不能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基層醫院醫生不能對隨時隨地得到導師專家的業務指導。
隨著醫院電子病歷建立,電子病歷共享標準也在不斷完善,基于區域的可交換的居民健康檔案庫即將形成。為了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建立智慧醫療服務平臺,將患者的健康檔案通過平臺展現給醫患雙方。使這些檔案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醫生通過區域個人居民健康檔案了解交流對象的健康情況,實現了有效診前咨詢與診后醫療服務跟蹤,使醫院醫療性為延伸到患者家中。
2、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應用架構
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是搭建是醫院之間,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橋梁,為了使雙方使用真實身份,必須引入醫生資質與居民健康卡數據庫。為了得到患者的治療與健康檔案信息,還必須將區域居民健康檔案平臺與醫院患者治療相關信息引入此平臺。
各類人員通過各自的終端設備,登錄智慧醫療服務進行信息溝通。利用寬帶網絡的軟終端與移動接入車技術,實現隨時隨地的各種信息交互與溝通。

2.1患者:通過家庭電腦或手機,登錄智慧醫療服務平臺,了解各醫院專家與排班情況,與看診醫生或社區醫生進行求醫問藥,健康保健咨詢。并通過此平臺進行予約掛號。
2.2社區衛生服務站:通過此系統與本轄區各類患者提供健康保健咨詢。負責由各醫院轉入本社區患者康復與隨訪問聯系,為各類患者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檔案。
2.3咨詢導診:由各醫院提供專業的咨詢醫生利用在線聊天工具,開展患者診療前的疾病咨詢心理等服務,并進行相關導診與醫療過程投訴服務。
2.4醫生:利用對病人的看診,在智慧醫療服務平臺上建立與患者的聯系關系,通過平臺提供的各種交流工具,及時解答患者各種問題。
建立與各類專家導師與各類醫生的聯系關系,實現醫療業務實時互動交流,即遠程會診與遠程指導。
2.5移動接入車:為了充分利用現有基層醫院設備,減少投資成本。移動遠程醫療工作站,應具有網絡、高清攝像、醫院主要設備與醫院系統接入功能。主要設備配置如下:移動推車、高清攝像頭、萬向臂、燈光照明、計算機、顯示器、高清視頻編碼器、音響、耳麥、電子聽診器、配電系統等。
萬向臂:一端固定在移動推車上,一端固定高清攝像頭與可調解的照明燈光。長度在1.2至1.5米之間,由基層醫護人員操作?梢365度方位與上下調整攝像頭,以適應各種場合的使用。
高清醫用攝像頭:它是專家的眼睛,要求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辯率,可自動對焦,可調整分辯率,具有拉近與推遠操作功能,有效像素1920x1080。用來采集患者影像。
高清視頻編碼器:完成多路1080P高清視頻的壓縮。用來接入醫院各種影像檢查設備影像。
醫用顯示器:帶觸摸功能,尺寸20.1英寸,分辯率1600x1200。用來顯示放射、CT等圖像信息。醫護人員可以方便使用觸摸屏操作遠程醫療系統。
其它配置:計算機、雙視屏采集卡、音響、耳麥、電子聽診器、配電。
醫用膠片掃描器:采用專業的醫用膠片掃描儀和管理軟件將傳統膠片數字化高速度掃描后,自動存儲為國際標準DICOM圖像,方便瀏覽、存儲、打印圖像及報告。
移動推車:帶有止動裝置的移動推車,加載固定上述設備,可調整操作板與顯示器高度。
移動遠程醫療工作站由于使用在基層醫院內部,不用需要無線接入與不間斷電源。
移動推車上的高清攝像頭可以采集患者影像信息,通過高清視頻編碼器采集檢查設備視屏信號,移動推車計算機系統接入醫院網絡信息。
作用:基層醫院可以將移動接入推車推到任何地方,如:醫技檢查科室、IUC病房、遠程門診等,進行有專家參與的患者全過程遠程指導。
專家可以利用移動推車,實現患者診療全過程教學指導。還可以利用它舉行各種醫療專業學術研討會,實現經常性的小型學術交流,活躍學術交流氛圍。
病房移動接入推車,晚上可以作為病區值班醫師與在家醫生的會診工具,也可以作為移動查房推車,還可以為家屬提供遠程探視時的工具。
2.5數字手術室:配置高清攝像頭與可遠程控制攝像云臺,可以將心電與麻醉記錄傳遞給專家,可將本院患者電子病歷信息資料接入并與專家共享。
3、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系統架構
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是醫生之間、醫生與患者進行溝通、信息交流、醫療服務的工具,是患者了解各醫院醫療情況的窗口,連接予約掛號系統的鈕帶。主要有以下窗體構成:

系統需要設置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站名稱字典表,并設置相關信息。
3.1用戶注冊:
用戶通過智慧醫療業務系統進行身份注冊,注冊前選擇需要注冊的登錄身份。

患者用戶注冊:輸入身份證號,系統在居民健康卡管理平臺查詢是否有此人記錄。若有,用戶輸入發卡時登記的手機號,系統通過短信將注冊識別碼發出,用戶輸入識別碼,系統確認后注冊成功,系統分配患者唯一ID號,用戶設置密碼。為了保護病人隱私,用戶可以設置昵稱。
醫生注冊:首先由各醫院維護人員,對此系統的醫生資質庫進行維護,設置醫生的帳號、姓名、科室、職務、職稱、年齡、性別、個人照片與簡介,設置初始密碼等。醫生登錄系統后修改初始密碼。
社區醫生注冊:首先由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維護人員,對此系統的醫生資質庫進行維護,設置醫生的帳號、姓名、科室、職務、職稱、年齡、性別、個人照片與簡介,設置初始密碼等。醫生登錄系統后修改初始密碼。
3.2用戶登錄:醫生或病人通過此窗口進行登錄或注冊。注冊人員必須是已辦理健康卡或有醫生資質的人員。登錄后系統彈出迷你首頁與醫患交流平臺主界面。在操作系統托盤中顯示系統圖標。
3.3迷你首頁:各醫院網站入口、各醫院專家介紹、智能導診、基于健康卡的各醫院予約服務平臺、健康保健知識、網上論壇等。
3.4主面板:顯示各類聯系分組情況與相應聯系人、引導智慧醫療服務交流平臺主頁面、引導與某一聯系人聊天窗口、引導查找聯系人、引導予約服務窗口、引導顯示個人健康檔案與看診記錄、引導進入高清視屏交互窗口。
聯系人分組

3.3.1醫院咨詢組:主要負責本醫院導診,與本院相關的咨詢。負責收集患者在患者醫療活動中投訴意見,解答患者的投訴建議。
3.3.2醫生組:患者通過醫院看診記錄或醫生查找,建立患者與醫生的聯系。
醫生可以查找其它醫院的醫生或專家。
3.3.3患者組:醫生可以查找已看診患者,作為聯系人,并將患者近按疾病分組。
3.3.4社區醫生:可以加入社區醫生做為本人的日常生活保健醫生。
3.3.5病友群:可以加入各種人(?漆t生或患者)開立各類疾病的病友群。
以上聯系人的加入是通過聯系人查找窗口實現的。
可以設置聯系人狀態(在線、離線、隱身等)。
按不同身份登錄的用戶分組各不相同。患者身份登錄后有:醫院咨詢組、醫生組、社區醫生、病友群。醫生身份登錄后有:醫生組與病友組。咨詢身份沒有特定組,不能加入聯系人,只能通過醫院網站的在線客戶服務,接受患者的咨詢。
3.5醫患聊天窗口:提供文字、語音、視屏聊天、截圖、影像資料傳遞與影像資料分析工具、留言、郵件、聊天記錄歸檔等功能。
醫患雙方與各類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人員,通過此窗口進行各種信息交流,醫生或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可以通過此窗口查詢患者的歷次門診看診與住院記錄,也可以看到社區服務人員的服務檔案資料,可以對DICOM與其它格式圖像進行專業分析。
側邊信息窗口:主聊天窗口的側面邊信息窗口根據用戶對象的不同,顯示不同信息。
3.5.1醫生與患者聊天時:醫生可以看到患者的歷次看診記錄與社區服務記錄。
3.5.2患者與醫生或社區醫生聊天時:患者可以看到醫生或社區醫生簡介、照片等,可以看到所在醫院或社區服務衛生中心、科室、簡介等信息。

醫生之間的聊天時,醫生可以使用高清視屏按鈕,引入高清視屏交互界面,進行遠程醫療指導。
3.6高清視屏交互:此窗體由聊天窗口引入,可以使用雙顯示器顯示,一個顯示聊天窗口,一個顯示高清視屏交互窗口,也可以將聊天窗口拖入到高清視屏交互窗體中。主要有以下功能:

3.6.1高清視頻窗口:顯示基層醫院移動推車或遠程手術室高清攝像頭影像。遠程專家可以遠程進行云臺操作。
3.6.2屏幕共享窗口:基層醫院醫生操作本地HIS/PACS/電子病歷等系統,通過屏幕共享技術實現患者資料共享,避免直接為各醫院信息傳遞系統開發接口。
3.6.3 DICOM圖像分析窗口:醫生或專家打開此窗口加載DICOM與其它圖像文件,醫生或專家可以同時對圖像進行分析。為了滿足分析信息的網絡實時交互,可以采用坐標同步,遙控控制的方法。
3.6.4電心圖文件分析窗口:醫生或專家打開此窗口加載顯示心電圖機生成的文件圖像,醫生或專家可以同時對圖像進行分析。
用戶可以在屏幕上打開多個應用窗口,可以將某一窗口放大,可以使用窗口截取、截屏、屏幕錄像功能對上述某窗口進行操作保存。
3.7醫院服務:點擊主面板某醫院圖標,系統導入某醫院網站。

在網頁中提供醫院、科室、專家介紹與專家排班、客服中心在線服務、提供在線咨詢與醫療服務投訴。醫院維護人員進入時,可以進行醫生與專家信息,登錄信息、專家排班調整維護工作。為患者提供智能導診,分時段予約掛號功能。并在專家坐診調整時,及時通過服務平臺的留言或短信功能通知預約患者。
3.8電話與短信:若用戶可以取得聯系人的電話號碼時,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聊天窗口發短信給對方,也可以直接利用類似skype功能與聯系人通話。
3.9消息盒子:能及時了解針對本人的所以消息,顯示聯系人對話與留言、醫院檢驗結果、聯系人加入、郵件、掛號預約變更等列表信息。當有上述信息后,操作系統托盤中的閃爍,鼠標移至圖標時顯示消息盒子窗口。

3.10聯系人:此窗口為用戶提供聯系人查找界面。

3.10.1找醫院:選擇系統登記的醫院列表,系統相應醫院圖標加入到醫院咨詢組。
3.10.2找醫生:選擇系統登記的醫院列表,再選擇本人看診醫生或直接選擇此醫院某醫生。并注明加入注釋,醫生確認后加入到看診醫生組;蛑苯油ㄟ^本人看診記錄表找醫生。
3.10.3患者找社區醫生:選擇系統登記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表,系統顯示社區服務站的服務范圍,確認后再選擇此社區服務站的醫生。并注明加入注釋,醫生確認后加入到看診社區醫生組。
3.10.4找病友群:選擇由各類人群建立各種疾病的病友群,并注明加入注釋,版主確認后加入到病友群組。
對于使用醫生身份的用戶登錄時,不需要找醫院。
3.11系統接口: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系統,是建立上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基礎上的應用系統,它與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信息對接。
3.11.1醫生登錄信息:與各醫院的HIS系統醫生維護模塊對接,為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提供登錄醫生的代碼與姓名等信息。再在服務平臺中補充其它信息。
3.11.2門診專家排班表:與各醫院的HIS系統門診專家排班表對接,為服務平臺提供予約掛號依據。
3.11.3予約掛號記錄表:與各醫院的HIS系統掛號模塊對接,為醫院掛號系統提供網上予約掛號記錄。
3.11.4門診看診信息:包括看診記錄:時間、科室、醫生、診斷等;看診醫囑、看診費用、看診病歷、檢驗檢查結果等共享交換文檔,傳遞給區域醫療信息平臺保存。
3.11.5住院信息:主要有住院記錄:時間、科室、醫生、出院診斷、出院小結等;醫囑、費用、住院病歷、檢驗檢查結果等共享交換文檔,傳遞給區域醫療信息平臺保存。
4、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應用流程分析
患者與各類相關人員安裝智慧醫療服務平臺客戶軟件。運行后,通過健康卡管理中心進行實名注冊。通過注冊的病人可以得到自己的終身健康檔案,查詢本人在各醫院的看診記錄,包括:住院門診病歷、影像、用藥記錄等。也可以得到社區醫生在日常溝通時的診斷資料。
各類人員利用此平臺開展各種醫療業務的溝通,主要應用如下:
4.1遠程醫療指導應用流程
遠程醫療指導需要貫穿與患者整個診療過程?煞譃橐韵聨讉過程:
4.1.1確定交流對象:遠程指導由基層醫院醫生發起,可以與日常的聯系導師交流,也可以在論壇發貼征求醫療方案,最終確定指導專家。
4.1.2前期交流:交流對象確定后,需要進行大量交流工作,包括與患者或醫治醫師聊天。
4.1.3資料準備:為了節約專家指導時間,事先可以使用離線或在線方式,傳遞各種資料包括影像資料B超、CT、病檢等。
4.1.4醫療全過程跟蹤指導:有遠程專家參與的對患者診療全過程指導,如:看診、鏡檢、病檢過程,直到得到各種檢查檢驗結果,制定診療方案,最終使患者康復。
4.1.5患者檔案資料歸檔:對遠程醫療指導產生的關鍵信息,包括視屏、聊天記錄進行選擇性歸案,完善患者健康檔案。
4.2遠程手術指導實例分析
由于手術前診斷與實際手術存在差異,如某基層醫院為病人診斷為肝囊腫,手術開刀后發現患者為癌變病人,基層醫生無法完成。在取得患者親屬同意后,通過此系統呼叫遠程專家。遠程專家可以通過三網融合的網絡,在家中或酒店等地點及時響應進行實時手術指導。
若沒有這套系統,有時病人躺在手術臺上幾個小時等遠程專家到場指導,或重新縫合轉大醫院治療。為此加大了病變轉移等危險,病人為此承受重大痛苦。
4.3患者看診流程
患者得身體不適后,需要進行醫療咨詢(求醫問藥)、予約掛號、醫生看診、獲處檢查檢驗結果、住院或門診治療用藥、身體康復等診療過程。
醫患雙方利用此平臺可以得到如下應用:
4.3.1醫療咨詢:患者登錄此平臺后,可以通過迷你網頁中的疾病與健康保健知識,網上健康論壇,對本人疾病癥狀有一個初步識別?梢酝ㄟ^智能導診,鏈接到相關醫院網絡,了解醫生與專家介紹。
4.3.2予約掛號:通過主面板的醫院圖標,進入醫院網站,通過智能導診確認需要看診時,鏈接進行預約掛號界面,了解各醫生預約掛號情況。確定醫生與時段后,系統發送短信驗證號,患者輸入驗證號,并通過健康卡的銀行帳號或網銀進行掛號費支付。若由于醫院原因予約變更時,系統通過留言或短信通知患者;颊呖梢酝ㄟ^此系統取消予約,系統扣除手續費后,自動返原掛號費。患者到醫院憑健康卡取號。
由于實現了基于健康卡的實名制掛號,大大減少爽約,減少了倒號現象。
4.3.3網上予診:醫生利用此平臺交流窗口,對予約本人的患者進行予診交流,提醒患者看診時準備的資料與注意事宜,查閱患者檔案資料,擬定診斷方案。
4.3.4醫生看診:醫院HIS系統與智慧醫療服務平臺交互信息,得到患者看診記錄與全部健康檔案資料。醫生還可以通過患者健康卡驗證后,對不符合身份的看診記錄進行調整。
4.3.5檢驗檢查結果:當檢驗檢查結果出來后,醫院HIS系統與此平臺聯動,發送短信與留言,患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手機或電腦及時查閱結果。
4.3.6住院:患者住院期間,家屬可以通過此系統查詢住院費用,利用健康卡的銀行帳號進行住院費予交,還可以利用病區移動推車,開展遠程探視業務。
4.3.7檔案查閱:患者可以隨時查閱本人的看診記錄與相關醫囑、檢查檢驗結果。并通過此平臺隨時與看診醫生或社區醫生溝通。
4.3.8隨訪:醫生可以制定隨訪問計劃,隨時或定期與患者溝通,并完善隨訪問記錄檔案。
4.4社區醫療服務
社區醫生利用此平臺,為本社區的慢性病人跟蹤服務,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并可以實現有針對性的上門醫療服務。
4.5科研教學服務
醫院各類醫務人員,通過此平臺上的患者健康檔案,開展各種科研項目研究。通過遠程醫療積累的視屏資料開展教學。
5、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應用效益分析
此平臺建立應用后,將為醫療業務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并產生不估量可經濟與社會效益。主要效益分析如下:
5.1醫療業務協作,帶動社區衛生服務:某些三級醫院為了提高運行效率,減輕床位壓力,將對患者治療分解治療前期、治療期與治療康復期。對治療前期與康復期患者在社區醫院中完成,手術治療期則在三級醫院完成。
醫生、社區、患者在不同時期,利用此平臺進行信息交互,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帶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5.2基層醫療業務指導:由于每個醫院都有自己的醫療協作網,每個基層醫生都有經常與自己導師進行醫療業務溝通渠道。多種形式的信息交流,能有效的幫助基層醫務人員提高自身醫療水平與提高醫療保障能力。
5.3充分利用醫療人才資源:國家新醫改政策指出:穩步推動醫務人員的合理流動,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冊醫師多點執業。通過開展遠程門診與多種形式的醫療業務交流減少盲目出診。并通過此平臺達到規范醫師多點執業行為。
5.4充分利用退休專家資源:退休專家是社會的寶貴資源,但由于年齡與精力,不能坐門診,上手術臺。通過智慧醫療服務平臺,退休專家即可在家中開展醫療咨詢、遠程門診或進行遠程手術指導。
5.5培養年青醫生:一個人的醫學知識,是通過醫學院專業學習得到的。而醫療水平的提高是在日常診療與不斷勤奮學習中大量經驗積累,并在建立導師與學生的“傳幫帶”基礎上提高自身的水平。但是由于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能手把手進行指導。利用智慧醫療服務平臺,實現專家雙向指導:專家對基層醫師有針對性的日常醫療業務指導;專家的本職日常醫療業務對基層醫師的指導。使導師的指導一直貫穿在年青醫生整個業務工作中。
5.6促進日常醫療學術交流:為了促進專業學科的發展,需要有針對性的舉行各種醫療專業學術研討會,但由于專家醫療業務繁忙無法到會。利用醫療業務交流平臺,實現經常性的小型學術交流,對疑難雜癥開展學術討論,活躍學術交流氛圍促進學科發展。
5.7加強醫患溝通,減少醫患矛盾:此平臺建立應用后,為醫患之間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信息溝通渠道,患者可以隨時隨地與醫生或社區醫生進行溝通,醫生或社區醫生也可以隨時解答相關問題。
5.8減少患者盲目就診,節約醫療資源,節省患者費用:目前醫改在不斷深入開展,現已在進行藥品零差價,并提高診查費用,利用此系統醫患之間可以在看診前進行充分溝通,從而大大減少盲目看診,節約患者診查費用或醫保費用支出。
5.9提高醫生看診效率:由于醫生看診前,已利用此平臺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并查閱病人歷次看診檔案資料,所以患者到醫院看診時可以大大節省看診時間,并提高確診率。
5.10理順予約掛號,減少倒號現象:當前各醫院通過114平臺、健康或醫院網站、銀行網站實現予約掛號。予約信息管理混亂,經常出現,患者爽約,倒號現象。利用此平臺將各種予約掛號整合在一起,極大方便了患者,利用健康卡的身份識別與銀行支付功能,實現了實名掛號與掛號費用的支付,從而大大減少了爽約與倒號現象。
5.11促進居民健康卡的推廣:由于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應用,始終以居民健康卡為各應用的關鍵字。通過注冊登錄,患者可以得到醫院、社區醫療服務人員全過程跟蹤服務,病人與各類醫生不再需要門診病歷本,就可以查閱到患者所有診療記錄與健康檔案。由此此平臺將成為患者的醫療行為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5.12促進健康檔案的利用與完善:目前健康卡號為身份證號,但身份證號在發放過程中存在重號,號碼過長不利于使用;颊呤褂么讼到y注冊后,系統將為用戶生成一個唯一健康檔案號。利用此號與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接口,收集用戶在醫院看診記錄、住院信息與社區衛生服務、遠程醫療過程中產生的所有信息,形成完整的患者終身健康檔案。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中指出: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明顯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有效運轉;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同步增強。建立智慧醫療服務平臺是深化醫療改革的需要,在目前醫療人才稀缺的形勢下,是解決醫患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
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的建立,將推動居民健康檔案的完善與應用,進一步擴展居民健康卡的應用范圍。為城鎮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醫療服務保障,延伸了各類醫療機構服務范圍。推動社區醫療衛生工作,使基層衛生服務站真正成為各類醫院的助手。
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的建立,將極大地促進區域醫療信息平臺的建設,促進醫療信息資源共享,促進健康卡的發展。最終促使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工作健康發展。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信息中心
2012-09-17
--------------------------------------------------------------------------------
[①]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信息中心 430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