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醫院管理者頭痛的一點是,由于醫院的后勤信息系統往往是多平臺,分階段建立的,所以容易出現信息孤島現象,無法集中化管理。另外,醫院后勤工作社會化的開展,很多醫院都把后勤工作外包給專業的公司去做。但是社會化的同時就意味著很難再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
需要以精細化后勤、可視化管理為手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綠色智能醫療。”
如果醫院的后勤系統的信息化程度不夠,或者管理理念跟不上,醫院的能耗問題很可能就是一本“糊涂賬”。醫院管理者只知道能耗高,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在2018年醫院建設峰會上,醫院的管理者們對于綠色智能化的醫院建設提出了他們自己的意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醫院在最初的設計階段就容易忽略掉醫護人員的使用體驗。醫院的設計師往往不了解業務的流程,容易在設計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
在后勤管理中,醫院領導者面臨的另外一個重要挑戰就是信息化的系統由于操作復雜,加之后勤員工學歷普遍偏低,所以員工文化層次跟不上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節奏。
目前醫院的后勤管理人員確實存在年齡偏大,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是作為廠商,還是要反思自己的系統是不是做得太復雜,能不能讓系統更加簡單。比如一些專業的數據,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是甚么意思。但是如果把這些數字用不同的顏色案例表示,數據處于什么水平就變得一目了然。
正如上面提到的,醫院在建設時各個系統分割開的,所以數據的統計很大程度上依賴技術人員自己去操作。
在一些醫院里,信息科的工作就是把不同平臺的數據統一起來,然后再進行分析。有的醫院甚至成立了呼叫中心,以此為中心檢查醫院里的流程。但是這樣做的問題是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同時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過于依賴人力的話如果人員發生變動,經驗和方法都沒辦法保留下來。
所以,精細化管理的方向就是把之前依賴人力完成的工作變得標準化。很多人都在談能不能把醫療系統集成在一起,但是如果沒有統一的規劃很難實現集成。比如說,病房里的護士呼叫系統,現在很多醫院都可以通過一個手環來實現。如果想把更多的功能集成在這個手環里,就需要和手環的供應商去協商。如果最初在采購的時候就沒有考慮到之后的集成問題,后期再去協調就比較困難了。
醫療物聯網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和運營技術最終是要結合的。現在的醫療物聯網已經沒有主設備的概念,未來每一個設備或系統都是這個網絡中的一個節點。我們要做的就是理順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關系,如何去配合。
微信掃一掃,詳詢解決方案

|